影响化验检测结果的常见因素
在判断化验检查结果时,是否出现异常、有无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,相关人员首先要排除能干扰检验结果的非病理因素,如年龄、性别、运动、精神、体位、饮食和用药情况等;检测方法、仪器和试剂质量等。现已证明,有些化验项目的参考值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年龄差异及性别差异,体位、运动与环境变化产生的影响,饮食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,服药后对检验结果产生的影响。
血液一般性常规化验
血细胞检验主要包括血常规分析,检查外周血液一单位体积中的红细胞、白细胞的数量和质量,观察分析一般血液中所含不同细胞的数量和形态有无异常,以及早发现是否存在异常等。一般的常规检查有红细胞计数、白细胞计数分类、血小板计数、血红蛋白、红细胞压积、平均红细胞膜体积、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、平均血红蛋白浓度、红细胞分布宽度、平均血小板体积、血小板压积、血小板分布宽度和血细胞分布直方图等。
红细胞生理性增高:见于生活在高山的居民、缺氧刺激、新生儿代偿性,以及对剧烈活动和寒冷的反应等。
生理性降低:妊娠中后期、老年造血功能下降等。
病理性增高: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,机体缺氧引起的继发性红细胞增多,如慢性一氧化碳中毒、先天性心脏病、肺源性心脏病、此外腹泻、呕吐、长期不能进食、多汗、多尿、或脱水、严重烧伤等都可能引发相对性增高。
病理性降低:可见于多种类型的贫血,尤其以大细胞性贫血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妊娠贫血、溶血性贫血、营养不良性贫血、及急慢性白血病、慢性失血和出血和出血性疾病、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。此外,在急慢性肝病、寄生虫病、血吸虫病、急性肾炎患者。
白细胞计数
正常情况下,机体内的白细胞具有杀灭病原菌、清除过敏原、参加免疫反应的作用,恰是人体内抵挡疾病入侵的重要防线。化验检查时根据白细胞形态和染色不同,可将白细胞分成以下5种:中性粒细胞、嗜酸性粒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、淋巴细胞、和单核细胞,都将产生着不同的生理作用。在人体病理情况下这些白细胞可以出现质和量的异常。
白细胞生理性增高:见于新生儿、妊娠、分娩期、月经期、剧烈活动、饮酒、饭后等,下午化验较上午高。
白细胞病理性增高: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及细菌性感染、白血病、恶性肿瘤、尿毒症、酮症酸中毒,以及手术后急性出血、严重烧伤、组织损伤、肾移植后排斥反应、药物或铅、汞中毒及使用激素等。
白细胞降低:提示正副伤寒与结核杆菌感染、流感病毒感染、病毒性肝炎、极度严重感染的病例,某些血液病,如粒细胞缺乏症、再生障碍性贫血、非白细胞性白血病、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等。此外,一些放射性损害,如治疗肿瘤所采用的X线和镭照射疗法、化学药物的损害等;另外,患者脾功能亢进、营养不良、极度肾功能衰竭及门静脉肝硬化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。
血小板计数
血小板计数是血液中有形成分最小的细胞,参与机体的凝血过程,同时也能保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,因此,进行血小板计数检验是诊断出血、凝血疾病和许多常见血液系统疾病的方法。
生理性减少:可见新生儿或婴儿、妇女月经前期,此外,运动和居住环境也可以影响血小板的数量和质量,例如,早上较午后为低、住在平原的居民较高原人群要低,在饱餐和剧烈运动前可较之后为低。
病理性减少:可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、DIC、血栓性血小板性紫癜、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,已表明血小板消耗和需要量不断增加等,也可见于血液浓缩病例等。
病理性增多:可见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、急性化脓性感染、急性大出血、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。
重要肾疾病与肾功能的检验
尿素氮检测 该物质主要经由肾小球滤过而随尿排出,测量尿素氮的目的在于观察肾小球的滤过功能。肾脏的排泄功能降低时,血液内的尿素氮浓度便会增加。
(1)尿素氮增高:高热、高蛋白饮食、消化道出血使血浓缩、肾血流量减少、剧烈呕吐、幽门梗阻、肠梗阻、长期腹泻;各种肾病、中毒性肾炎、慢性肾盂肾炎、肾结核病晚期、肾动脉硬化症等;前列腺肥大、尿路结石、膀胱肿瘤致尿道受压阻塞;体内蛋白质分解过多等。
(2)尿素氮降低:可见于肝病合并广泛肝坏死、低蛋白食谱或吸收不良、肾功能衰竭等,有时也可因为尿崩症或利尿剂使用过大引发氮排泄过多所致。
血清肌酐检测
肌酐是肌酸和磷酸肌酸的最终产物,经由肾小球滤过,而不再被肾小管重吸收。肌酐生成的多少也与个体的肌肉量有关。体内每天每一克肌肉代谢将产生1毫克肌酐,是比较恒定的,一般情况下,能经由肾小球滤过而全部排出体外。当肾脏发生病变是肌酐排泄受阻,检测血内该物质的浓度就会有所升高,可据此进行肾小球滤过功能的评估。
(1)肌酐增高:见于各种肾病、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、尿毒症,一般认为肾功能损害愈严重肌酐含量会愈高,其预后不良。有时还可见于骨骼肌损伤、心肌炎或严重心力衰竭等。
(2)肌酐降低:见于进行性肌萎缩、贫血、妊娠期、白血病及多尿症患者。
血清尿素检测
尿素是体内氨的重要产物或去路,主要在肝脏内合成,当随血液流经肾小球滤过之后即伴尿液排出体外。
(1)尿素增高:见于长程发热、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、消化道出血、休克、酸中毒、心力衰竭、高蛋白饮食、尿路阻塞或肿瘤、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。
(2)尿素减低:见于重症或晚期肝病、蛋白摄入和合成不足、营养不良等。
胆固醇和血脂代谢检测
血脂检验是针对血液内所含脂质化验的总称,主要项目包括胆固醇、三酰甘油、磷脂及游离脂肪酸等。随着社会的进步,目前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患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增加。血脂增高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、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和发生事件显著增加。
血清总胆固醇检测 血液内总胆固醇包括脂肪酸脂化结合型和分离型两种,正常状态之下,人体对于胆固醇的吸收、合成和代谢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,并且保证着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。通常人体的总胆固醇水平也与年龄、性别、食谱有关,脑力劳动者要比体力劳动者更易于增高。长时间的高胆固醇血症,有可能使多余的部分,不断沉积在动脉血管壁内,使动脉壁发生粗糙、增厚、变硬或伴血栓形成,终致血管腔狭窄,降低和中断心脏和血管的血液供应,故容易发生冠心病和卒死。
(1)总胆固醇增高:见于原发性高高胆固醇血症、动脉粥样硬化、肾病综合征、总胆管阻塞、成人甲状腺功能减退、重症糖尿病、肝外阻塞性黄疸、肥大性骨关节炎、老年性白内障、牛皮癣等。通常认为总胆固醇过高为动脉硬化危险边缘,到了7.76mmol/L为动脉硬化高度危险水平。
(2)总胆固醇降低:提示有溶血性与恶性贫血、长期营养不良存在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低胆固醇血症、急性肝坏死、结核病、晚期癌症、或曾经使用卡那霉素、对氨水杨酸、肝素和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的病例。
甘油三酯检测
三酰甘油曾称为甘油三脂,是甘油和脂肪酸共合体,主要功能是给生物细胞提供一定的能量,一时得不得应用时,可储存在皮下为脂肪,有时也可储存在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。长期过于摄入将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,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脑血管病等。
三酰甘油可随着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,体重超标者常常偏高。
(2)三酰甘油增高:可见于家族性高脂血症、糖尿病、甲状腺功能低下、肾病综合征、动脉粥样硬化、糖原沉积病和妊娠后期、脂肪肝及其它肝病。但是,三酰甘油的增高,对于诊断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时并不全是独立的危险因子,当结合高胆固醇血症或有HDL-C下降时才有诊断价值。
(3)三酰甘油降低:可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、甲状腺功能亢进、脑梗死、肾上腺皮质功能降低、肝功能严重低下和营养不良者。